全国人大代表汪中山: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 | 全国两会财经云访谈⑮


发布日期:2020-05-25   信息来源:

   作为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审计监督看起来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但却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5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审计厅厅长汪中山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监督机关,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义不容辞,是政治任务、使命担当。”

 

  据了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汪中山就《黄河保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两项立法推进工作提出议案,还针对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制定《黄河保护法》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汪中山代表结合近年来在开封、焦作等地调研时掌握的黄河保护与发展现状,形成了《制定黄河保护法的议案》。

 

  汪中山表示,2019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长江保护法草案,《长江保护法》呼之欲出。相比之下,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水资源保护形势更加严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黄河流经九省区,但上中下游的合作治理机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目前法律未按照流域自然规律设置,限制了司法保护功能的发挥。因此,制定《黄河保护法》,依法保护黄河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遏制生态退化,保障黄河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尽管有关黄河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已经形成了一定体系,但由于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没有根本扭转‘多龙治水’的局面。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环境下,亟须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统一调整保护黄河的法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硬约束,为打造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安全提供法治保障。”汪中山表示。

 

  在汪中山看来,制定《黄河保护法》,既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需要。

 

  因此,汪中山建议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尽快启动立法程序,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沿黄各省、自治区立法机构和有关部门参与起草。

 

  2019年河南审计机关

  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50多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强化审计监督。而做好审计监督,就是做好“经济体检”。

 

  据了解,2019年以来,河南全省审计机关共实施5400多个审计项目,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50多亿元,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13769条,被采纳11063条。同时,河南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全覆盖审计,督促及时下拨滞留的惠农补贴资金2.5亿元;组织对10个省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审计,推动1.1万余套保障房加快建设,4000余套闲置住房投入使用;组织开展就业政策落实和就业补助资金绩效审计,出台规范就业相关制度39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坚强领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坚持新时代审计机关新职能新定位、全面发挥审计经济监督职能作用。

 

  汪中山表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机关要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等重大部署,坚持审计机关政治机关、监督机关定位,把推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任务,统筹全省审计力量实施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放管服’改革、财政预算执行、民生资金项目等重大审计项目,推动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政策措施、重要改革事项落实共1000余项,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有力有效服务促进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汪中山介绍,去年以来,河南省审计厅认真贯彻落实王国生书记提出的“四个并重”要求和尹弘省长提出的当好“卫士”“谋士”的要求,坚持走科技强审之路,不断强化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统筹,认真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积极发挥审计“查病治病防病”建设性作用,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正是一系列审计监督措施的有效实施,河南省审计厅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被省委考核评为优秀领导班子,河南省审计厅连续两年被河南省政府考核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2019年名列省直单位第一名),在中央审计署2019年度地方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河南省市县三级有3个项目分别荣获一等奖,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前列。

 

  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展疫情防控审计监督

  服务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为更好地服务抗疫大局,河南省审计厅在1月31日接到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审计监督的部署要求后,于2月1日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人员入驻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介入防控工作,成为全国率先启动开展疫情防控审计监督的省级审计机关。

 

  据汪中山介绍,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审计工作中,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在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和资金物资分配使用审计监督工作。在审计过程中,讲求策略方法,坚持特事特办,关口前移,边审边改,及时提出建议,及时纠正问题,既严格监督防止发生贪污、挪用、截留、挤占疫情防控款物等行为,又全面客观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鼓励支持防控一线干部担当作为,避免干扰正常工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截至目前,共审计疫情防控财政和捐赠资金51.1亿元,涉及5200多家单位和企业,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418项,及时推动专项再贷款、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提出防范和纠正问题建议668条,被采纳663条,有效服务保障了全省统筹疫情防控资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河南省审计厅作为3个省级审计机关之一,在全国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全省共同努力下,全省疫情防控资金物资分配使用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审计机关也做出了一份贡献。”汪中山表示。

 

  创新实施“边审边改”

  推进扶贫审计全覆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对于农业大省河南来说,意义重大。

 

  据了解,自河南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全省审计机关把扶贫审计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持续加大审计频次力度,通过采取全面覆盖、边审边改的工作模式,拓展信息化审计深度和广度,深入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扶贫审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3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对全省53个贫困县轮审了3遍,对所有使用扶贫资金的83个非贫困县轮审1遍以上。共审计扶贫资金908.76亿元,涉及1505个乡镇、1.24万个行政村、7966个单位,揭示并推动整改各类问题6330个,整改率100%。通过督促整改,促进盘活资金和归还原渠道资金12.14亿元、财政资金拨付到位6.97亿元,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绩效。”汪中山说。

 

  据了解,通过“全面覆盖”和“边审边改”的模式创新,河南省审计厅的扶贫审计工作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多次肯定。审计署胡泽君审计长对河南省扶贫审计工作的做法作出批示肯定,要求全国《审计工作通讯》专题介绍河南经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加之遭受疫情影响,审计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将从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组织保障,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决胜收官和强化统筹安排、深化成果运用三个方面,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当好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卫士’、党委政府的‘谋士’。”汪中山表示。

 

  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