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于民”,让急难愁盼迎刃而解
发布日期:2023-08-03 信息来源:新县审计局
——新县审计局“昼访夜谈”活动纪实
近年来,新县审计局与帮扶的沙窝镇熊河村一道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持续深入开展“昼访夜谈”活动,“三问于民”打通政策宣传、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的“最后一公里”。
(帮扶单位到熊河大湾开展政策宣传)
问需于民,了解民意更有“深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昼访夜谈”不是简单地走走聊聊,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座谈,了解群众需求。白天,老百姓在田间劳作,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将老百姓召集在一起,通过座谈聊天的形式与村民面对面沟通。“我门口的路还没硬化,啥时候给修啊?”“旱厕拆了这么久,什么时候建新公厕啊?”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将平时的疑惑和需求一一诉说。“村组公路基本都实现了硬化,但到户公路因为要根据资金、项目等现实条件来决定,无法短时间满足所有村民的需求”“旱厕目前项目已报批,预计下月开始动工”不说清说透,老百姓就一直有疑惑。用“正在处理”“尽快解决”等冷冰冰的字眼,群众不知道“正在”是在哪一步,“尽快”是快到哪一天。切实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说真正能解决百姓实际困难的话,解决好实际问题,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来回复,把群众想知道的讲清楚,这样基层群众才容易听懂、才爱听。
(“昼访夜谈”宣传平安建设工作)
问计于民,民生改善更有“力度”。群众是基层最好的老师,要广泛听取民意,从民意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群众中汲取为政理事的智慧。“村部在哪里选址?产业怎么发展?乡村怎么建设?……”这些村民最关心的事,他们也最有发言权。“省道大车多,马路两边不安全。”“熊河大湾位于全村中心地带,熊河古道又在旁边,便于后期旅游资源的开发”“新村部要融合湾子的整体建筑风格”……熊河村目前党群服务中心破损老旧,又处于省道下坡地段,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新建党群服务中心,该局与村“两委”先后召开5次昼访夜谈活动,覆盖所有村民组,询问了解群众关于新村部选址的意见和想法,共收集意见建议17条。目前,新村部选址工作已完成,正在筹建过程中。通过开展“昼访夜谈”活动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既能让决策更加顺民意、暖人心、见成效,又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广泛共识。
(该局负责人走访监测对象)
问效于民,为民服务更有“温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理的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群众。“我想到县城找个工作,但小孩在镇小上学,没人照顾,要是能帮忙把他转到县城小学就好了”监测户刘道清这样向帮扶人说。该局作为帮扶联系单位,为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新调整9名科级干部帮扶责任人,定期组织帮扶人到村开展“大走访、大帮扶、大宣传”活动,深入群众家中,宣传讲解政策,了解群众需求。在得知监测户的务工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时,作为帮扶人的局长何晓芹,多方沟通协调,终于在年初将刘道清的小孩转学到县城。刘道清本人在县城租了房子,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收入稳定,闲暇之余还能照顾孩子。“感谢共产党、感谢我的帮扶人,为我解决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刘道清激动地说。问效于民,问的是“实效”,求的是“民心”,群众是公正、公平的,只有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才能实实在在赢得民心。
(驻村第一书记入户宣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宏伟蓝图、攻克艰难险阻,无不需要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意愿、汲取人民智慧、汇聚人民力量。今后,该局将继续和熊河村“两委”一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为熊河村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金强)
(帮助种粮大户抢收小麦)
上一篇:荷叶田田映乡村 荷花依依醉游人
下一篇:创文明 当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