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审计新兵的档案整理心得


发布日期:2024-08-02   信息来源:光山县审计局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转眼间,我进入光山县审计局工作学习已有月余。这一个多月期间,档案整理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阅审计报告、整理项目资料、编撰档案信息……整理审计档案看似枯燥,却是一个审计新兵初入审计大门的最好成长养分。


初识审计,与档结缘

  初入审计大门,股室安排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档案的归档整理。这项工作看似枯燥乏味、缺乏技术含量,却是促使我茁壮成长的“审计秘方”。       

  它是舒缓强心的镇定剂。简单易上手的工作,恰到好处地抚平了我初入单位的紧张情绪,促使我更好地适应新岗位。

  它是杀菌增抗的消炎药。我通过学习《审计法》《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其它工作纪律要求,进一步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深处树立了依法文明廉洁从审意识。

  它是均衡全面的营养液。项目档案涵盖了一个审计项目所历经的所有流程和内容,档案整理就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旅程,这使我对审计项目流程有了全面认识,为我踏入审计殿堂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精读细品,蜕变成长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经手的项目档案越多,我越发觉得自己对档案整理工作认识浅薄,逐渐对案卷整理有了更深的体会,认识到审计档案是审计过程的浓缩,更是衡量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档案归整的完整度既反映审计项目工作质量的高低,也能体现审计项目质量的监管水平,因此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档案整理工作。

  审计档案涵盖了审计项目在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少则几卷,多则几十,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资料的筛选和分类是关键。项目资料较少时,可直接按照审计档案要求分单元整理。面对较大体量、涉及多个单位企业的复杂项目时,就要注意运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和整理思路。另外,整理项目资料时,要多思多问,多摸索、多交流、多总结,比照前辈们的优秀档案,找不足、学技巧、补短板,提升自身档案整理水平。

  审计工作环环相扣,一环出错就可能导致环环错误。在整理资料之前我们就要对项目的基本框架有个较为宏观的把握,逐渐形成系统性审计思维,切实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另外,审计档案基本包含了审计各个方面的公文文件、涵盖所有类型的公文格式,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学习,可逐步掌握公文的书写格式,为后续进行其他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要做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心人”,对频繁出现的错误进行有意的规避,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审计档案纰漏产生的概率。特别是一些反复、多次出现的问题,比如卷内目录题名不规范、审计档案日期的写法不同、不同阶段文件时间矛盾等,看似细微之处,却是问题频发根源。


用心蓄力,提质增效

  一册册的档案凝聚着审计人呕心沥血的工作成果,蕴含着审计工作中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深化审计档案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档案整理业务水平是每一名优秀审计人都应具备的基本功,也希望每一个审计新人都能从其中汲取成长养分,助力审计发展。

  学会从“硬”到“软”。对于审计新兵而言,审计档案资料可以作为其审计业务培训的资料,从而快速直观的了解审计实务工作。对于审计老兵而言,经常翻阅审计档案不仅能够启发、拓宽审计思路,还能够巩固、提高审计方法,促进审计工作高效展开。对于整个审计队伍而言,经常组织进行优秀审计档案学习活动,提高审计干部职工对审计档案的重视程度,才能让“硬档案”变成“软思维”。

  注意从“后”到“前”。项目多任务重,甚至多个项目同时进行。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高质高效进行档案归整呢?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反向思维,从后到前,在开始项目审计之初、确定审计规划目标之时就考虑到后续审计项目档案整理工作如何进行,以档案文件分类整理的顺序为脉络,保持着全面性、系统性思维,明确不同阶段的项目目的,在审计不同阶段对项目资料进行有意识的归纳分类,清晰记录一个问题的发现、产生、上报,让报告有据可查、问题有证可依、工作有迹可循,从而减轻后续档案整理的工作负担。

  做到从“厚”到“薄”。首先要熟读《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执法工作手册》,对审计档案整理的相关规定要做到烂熟于心,减少不必要以及重复性的资料进入档案。其次,审计实务过程对审计项目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完整全面收集被审计单位相关资料,加强研读分析,避免囫囵吞枣。最后,要跟随数字化发展。传统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随着每年审计项目的增加,纸质档案的储存空间日益紧张,同时档案的查阅、利用也存在着诸多不便。档案电子化,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的查询效率,还能够将档案做“薄”,降低建档管档成本。(黄渊)